環保部將修改新條例 或將加大對建設項目違反環保法的處罰
隨著社會的(de)(de)發展(zhan),部分環(huan)保法變得與新環(huan)保法的(de)(de)要求出現沖突和不適應,在此環(huan)境(jing)下前提下,應國務院的(de)(de)委(wei)托,環(huan)保部門完(wan)成了《新建設項目(mu)環(huan)境(jing)保護管理條例》的(de)(de)修訂(ding)。
違(wei)法處罰和責任追究力度明(ming)顯(xian)加(jia)大被認為是新條例(li)最大亮(liang)點之一。環保(bao)部表示,新條例(li)對應予處罰的所有違(wei)法行為都規(gui)定了(le)明(ming)確(que)的法律責任;提高了(le)罰款(kuan)數(shu)額,增加(jia)了(le)對直(zhi)接負責的主管人員(yuan)和其他直接(jie)責任人員(yuan)處罰(fa)規(gui)定。
根據(ju)新條例(li)規定,違反條例(li)可(ke)責(ze)令停止(zhi)建設;可(ke)責(ze)令恢復原狀;可(ke)處建設項(xiang)目總投(tou)資額的百分(fen)之(zhi)五以下的罰(fa)款。
新條(tiao)例取消補辦環評手續規(gui)定
據(ju)環保部介紹,條(tiao)例的(de)修訂充分考(kao)慮(lv)到(dao)了與(yu)新環保法(fa)的(de)銜接(jie),“環保法(fa)、環境(jing)影響評價法(fa)、行政許可法(fa)等相(xiang)關法(fa)律已(yi)有明(ming)確規定的(de),新條(tiao)例不再重(zhong)復,以(yi)提(ti)高條(tiao)款(kuan)的(de)操作性(xing)。”據(ju)環保部介紹,
新條(tiao)例取消(xiao)環境影響登(deng)記表(biao)審批,減少(shao)審批事項(xiang)。
環(huan)保(bao)部認(ren)為,新條例創新環(huan)境影(ying)響(xiang)評價(jia)(jia)制(zhi)(zhi)度(du)(du),從環(huan)境影(ying)響(xiang)報告書(表(biao))申請和受理(li)、技術評估、不予(yu)審批情形(xing)等方面細(xi)化了建設(she)項目(mu)環(huan)境影(ying)響(xiang)評價(jia)(jia)管理(li)制(zhi)(zhi)度(du)(du),強(qiang)化環(huan)境影(ying)響(xiang)評價(jia)(jia)制(zhi)(zhi)度(du)(du)的操(cao)作性。同(tong)時(shi),不再(zai)將水行政(zheng)主管部(bu)門對水土(tu)保(bao)持方案的審查意(yi)見(jian)、行業主管部(bu)門預審意(yi)見(jian)作為審批(pi)環(huan)境(jing)影響報告書的前置;環(huan)境(jing)影響登記(ji)表由審批(pi)制改為備案制。
“取(qu)消竣工(gong)環(huan)保(bao)驗收行政許可,強化‘三同(tong)時’和事中事后環(huan)境監管(guan)。”環(huan)保(bao)部指出,根據上位法(fa),條例(li)修訂(ding)稿取(qu)消建設項目竣工(gong)環(huan)境保(bao)護驗收許可,與排(pai)污(wu)許可制(zhi)度進(jin)行銜接。根據新條例(li),
實行(xing)(xing)排污(wu)(wu)許可(ke)管理的建設項目(mu),以排污(wu)(wu)許可(ke)替代竣工環(huan)保驗收(shou);不實行(xing)(xing)排污(wu)(wu)許可(ke)管理的建設項目(mu),建設項目(mu)委托第三方機構開(kai)展驗收(shou)調(diao)查,編制竣工驗收(shou)報(bao)告,將竣工驗收(shou)的主(zhu)體由環(huan)保部門調(diao)整為建設單位。
就“三(san)同時”與排(pai)(pai)污(wu)(wu)許可的(de)銜接,環保(bao)部表示,新環保(bao)法(fa)進(jin)一步明確排(pai)(pai)污(wu)(wu)許可制度的(de)法(fa)律地位,但(dan)由于(yu)排(pai)(pai)污(wu)(wu)許可相(xiang)關法(fa)規(gui)尚(shang)未頒布實施,需要在條例修(xiu)訂中(zhong)對(dui)“三(san)同時”和排(pai)(pai)污(wu)(wu)許可進(jin)行(xing)規(gui)定,避免出現管理“真空(kong)”。
環保部指出,根據新(xin)條例要求,“三同時”執行(xing)報告成為企業申請排污許可證(zheng)的(de)條件(jian)之一。取消(xiao)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許可后(hou),環評內(nei)容和要求融入到許可證(zheng)核發中,成為環保部門環境執法依據和企業守法(fa)文書。
環保部門應建立違法行為檔案庫(ku)
新條例(li)設(she)立專章規(gui)定(ding)信息公開和(he)公眾參與。環保部明確,新條例(li)進(jin)一步明確了建(jian)設(she)單位是建(jian)設(she)項目選址、建(jian)設(she)、運營全過程(cheng)環境信息公開的主體,各級(ji)環境保護主管部門(men)是建(jian)設(she)項目環評政府信(xin)息公開的主體(ti)等。
新條例要求,建設單位報送環境影響報告書之前,應當公開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本和公眾參與情況說明(涉及國家秘密、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等事項除外);需要開展環境監理的,環境監理開展情況和(he)環境監(jian)理報告也應(ying)公(gong)開。
對于地方政府以及環保部門的公開義務,新條例提出,包含可能有重大環境影響建設項目的專項規劃或者區域規劃;可能有重大環境影響建設項目的批準和實施情況等4種情形屬于地方人民政府應(ying)當公開的內(nei)(nei)容(rong)。而(er)環境影(ying)響評價機構資質(zhi)管理(li)信息(xi)(xi)、建設項(xiang)(xiang)目環境保(bao)護監督(du)管理(li)信息(xi)(xi)及(ji)違法處罰信息(xi)(xi)、排污(wu)許可管理(li)相關信息(xi)(xi)等6項(xiang)(xiang)內(nei)(nei)容(rong)則屬于環保(bao)主管部(bu)門應(ying)公開的信息(xi)(xi)。
新條例特別提出,環保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建設項目環境違法行為檔案庫,記錄建設單位、環評機構、環境影響技術評估機構、環境監理機構、竣工驗收機構環境違法信息,向社會公開,納入社(she)會誠信檔案,并(bing)通報行(xing)業主管部門(men)、投(tou)資、證(zheng)券監管部門(men)和有關金融機構。
新條例(li)罰(fa)款規定多(duo)達近二十項
對違法處罰和責任追究力度的加大被認為新條例的一大亮點。對此,環保部透露,新條例較大幅度地加重了處罰力度,提高了罰款數額,增加了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罰規定。“針對(dui)實踐(jian)中一些企業特別是(shi)上(shang)市公司‘不怕(pa)罰款怕(pa)曝光’的情況,實行‘黑(hei)名(ming)單’制度(du)。”環(huan)保(bao)部認為,新條(tiao)例(li)還(huan)加大(da)對(dui)政府(fu)和環(huan)保(bao)部門的責任追究。
記者注意到(dao),新(xin)條例(li)有(you)關(guan)違法(fa)的罰款規(gui)定多(duo)達近二(er)十項。
對于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(表)即擅自開工建設的三種情形,新條例規定,由所在地環保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,可以處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的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,并可以責令恢復原狀。“如果一(yi)(yi)(yi)個建設(she)項目投資(zi)是一(yi)(yi)(yi)個億,按百(bai)分之(zhi)五(wu)以下處罰,罰款可達500萬。”有法律專(zhuan)家表(biao)示,目前,投資(zi)額(e)度(du)達百(bai)億的(de)項目不在少數。他認(ren)為,新條(tiao)例的(de)這一(yi)(yi)(yi)處罰規定力度(du)確實不算(suan)小。
除了這一規定外,對于建設項目被責令停止建設、停止生產或者使用、停止排污,拒不執行的,新條例做出了按日計罰和人身處罰規定,其中,人身處罰是依照新環保法第63條的規定,即可將案件移(yi)送(song)公安機關,以及行(xing)政(zheng)拘(ju)留。
未依法備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;未按排污許可相關規定申領排污許可證的;不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建設項目,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、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;建設單位或(huo)者(zhe)竣工驗(yan)收(shou)(shou)機構在竣工環保(bao)設施和(he)措施驗(yan)收(shou)(shou)中弄虛作假(jia)的;建(jian)(jian)設項目未(wei)開展環境影(ying)響后(hou)評價(jia)(jia)、未(wei)備案環境影(ying)響后(hou)評價(jia)(jia)報告(gao)或(huo)者(zhe)未(wei)落實改進措施的;建(jian)(jian)設單(dan)位未(wei)公(gong)開或(huo)者(zhe)未(wei)如(ru)實公(gong)開建(jian)(jian)設項目環(huan)境信(xin)息的;建(jian)(jian)設(she)單位未及時(shi)或者未如實(shi)通過(guo)在線平臺報備建(jian)(jian)設(she)項(xiang)目開工信(xin)息、投產使用(yong)信(xin)息的等(deng),這些(xie)違(wei)反(fan)新條例規定的行為均可以處罰五(wu)萬至(zhi)一(yi)百萬不等(deng)的罰款。
環保執法人員現查檢查時常遭遇被拒,對此,新條例規定,建設單位以拒絕進入現場、拒不提供相關資料等方式不接受現場監督檢查,或者在接受監督檢查時弄虛作假的,在處五萬元以上、二十萬元(yuan)以(yi)下的罰款的同時,構成違反治安管(guan)理(li)行為的,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(yi)處罰。
值得注意的是,新條例法律責任一章還對環評機構違法處罰也做出規定,其中包括涂改、出租、出借資質證書的、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弄虛作假,致使環境影響報告書(表)嚴重失實的等,如(ru)果出現這(zhe)些(xie)問題(ti),新條例規定,可吊銷資質證(zheng)書,并處違法所(suo)得三倍以上(shang)五倍以下(xia)的罰(fa)款(kuan)。
新條例(li)對政府及環保執法(fa)人(ren)員違法(fa)也做出(chu)了行政處分以及依法(fa)追究刑(xing)事責任(ren)的規定。
相信在新修訂的《新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體系》的作用下,能給建設項目的領域帶來更健全的環保法律和要求,也一定能在新條例的影響下杜絕建設項目的違法行為的發生,還人民一個更好的(de)生活環境和(he)更和(he)諧(xie)的(de)建設環境。
(廣州市綠森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gdhxtc.cn 閱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