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酸化油廢水的處理方式
酸化油水解廢水是工業脂肪酸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廢水,其中除了含有5%~8%的甘油之外,還含有有機酸、無機酸、無機鹽及粘液質等雜質,為了使甘油生產的蒸發脫水操作順利進行,避免酸性雜質對生產設備的腐蝕,采用脫酸、脫膠等化學試劑即"化學凈化法"對酸化油水解廢水進行凈化處理。近10年來 ,在福建、浙江、廣東等地興起了不少以酸化油為原料生產脂肪酸的工廠 ,并具一定規模 ,但由于酸化油水解廢水的產生 ,對環境造成較大的污染 ,使這些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經營受到影響。
1、油類物質(zhi)在廢水中(zhong)通常以三(san)種狀態存在。
(1)浮上油,油滴粒徑大于100μm,易于從廢水中分離出來。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顆粒較大,粒徑大于100微米,易于從廢水中分離出來。在石油污水中,這種油占水中總含油量60~80%。
(2)分散油.油滴粒徑介于10一100μm之間,懇浮于水中。
(3)乳化油,油滴粒徑小于10μm,油品在廢水中分散的粒徑很小,呈乳化狀態,不易從廢水中分離出來。
含(han)(han)油(you)(you)廢(fei)(fei)水(shui)中(zhong)所(suo)(suo)含(han)(han)的(de)油(you)(you)類(lei)物(wu)(wu)質,包括天(tian)然石油(you)(you)、石油(you)(you)產(chan)品、焦(jiao)(jiao)油(you)(you)及其分餾物(wu)(wu),以及食用動植物(wu)(wu)油(you)(you)和脂肪類(lei)。從(cong)對水(shui)體的(de)污染來說,主要(yao)是(shi)石油(you)(you)和焦(jiao)(jiao)油(you)(you)。不(bu)同(tong)工業部門排(pai)出的(de)廢(fei)(fei)水(shui)所(suo)(suo)含(han)(han)油(you)(you)類(lei)物(wu)(wu)質的(de)濃度差異很大(da)。如煉油(you)(you)過程中(zhong)產(chan)生的(de)廢(fei)(fei)水(shui),含(han)(han)油(you)(you)量約為150~1000毫克(ke)/升(sheng)(sheng)(sheng),焦(jiao)(jiao)化廠廢(fei)(fei)水(shui)中(zhong)焦(jiao)(jiao)油(you)(you)含(han)(han)量約為500~800毫克(ke)/升(sheng)(sheng)(sheng),煤(mei)氣發生站排(pai)出的(de)廢(fei)(fei)水(shui)中(zhong)的(de)焦(jiao)(jiao)油(you)(you)含(han)(han)量可達2000~3000毫克(ke)/升(sheng)(sheng)(sheng)。
由于不同工業部門排出的廢水中含油濃度差異很大,如煉油過程中產生廢水,含油量約為150一1000mg/L,焦化廢水中焦油含量約為500一800mg/L,煤氣發生站排出廢水中的焦油含量可達2000一3000mg/L。因此,含油廢水的治理應首先利用隔油池,回收浮油或重油,處理效率為60%一80%,出水中含油量約為100一200mg/L;;廢水中的乳化油和分散油較難處理,故應防止或減輕乳化現象。方法之一,是在生產過程中注意減輕廢水中油的乳化;其二,是在處理過程中,盡量減少用泵提升廢水的次數、以免增加乳化程度。處理方法通常采用氣浮法和破乳法。
含油廢水如果不加以回收處理,會造成浪費;排入河流、湖泊或海灣,會污染水體,影響水生生物生存;用于農業灌溉,則會堵塞土壤空隙,妨礙農作物生長。
含油廢水的處理應首先考慮回收油類物質,并充分利用經過處理的水資源。因此,含油廢水的處理可首先利用隔油池,回收浮油或重油。隔油池適用于分離廢水中顆粒較大的油品,處理效率為60~80%,出水中含油量約為100~200毫克/升。廢水中的細小油珠和乳化油則很難去除。
2、主要處理方法
上浮法
主要用于隔油池出水的高級處理,去除細小油珠和乳化油。經過上浮處理后,出水含油量 含油廢水處理設施
可降至30毫克/升。其方法是:將適量的空氣通入含油廢水中,形成許多微小氣泡,在氣泡作用下構成水、氣、油珠三相非均一體系。在界面張力、氣泡上浮力和靜水壓力差的作用下形成氣-油珠結合體上浮而實現油水分離。上浮法按氣泡產生的方法,可分為布氣上浮法、溶氣上浮法和電解上浮法三種。
布氣上浮法
這種方法主要是借助于機械剪力將混入水中的氣泡破碎,或將空氣先分散成細小氣泡后進入廢水,進行氣水混合上浮。常用方法有葉輪上浮法、射流上浮法以及多孔材料(如擴散板、微孔管、帆布管等)曝氣上浮法。布氣上浮法的優點是設備簡單,管理方便,電耗較低。缺點是氣泡破碎不細,一般不小于1000微米,上浮效果因而受到限制。此外,采用多孔材料曝氣上浮法,多孔材料容易堵塞,影響運行。
溶氣上浮法
是從含過飽和空氣的廢水中析出氣體,產生氣泡以實現上浮。常用的有加壓溶氣上浮法和真空上浮法,前者應用較普遍。加壓溶氣上浮法是用水泵將廢水送入溶氣罐加壓到3~5。5千克力/厘米2,同時注入空氣使其在壓力下溶解于廢水。一般溶氣時間為2~4分鐘。然后廢水通過減壓閥進入上浮池。溶入廢水中的空氣由于突然減到常壓,便形成許多細小的氣泡逸出,從而實現上浮。上浮池內的上浮時間一般不小于 1小時。目前常采用將經過上浮處理的部分廢水(30~50%)加壓回流進入未經加壓上浮處理的廢水中實現上浮的方法。其優點是加壓廢水量小,可減少電耗,同時可以防止未處理的廢水中油品在加壓溶氣時進一步乳化。真空上浮法是使廢水中的氣泡在減壓(真空)條件下逸出的。 溶氣上浮法的主要優點是產生的氣泡直徑可小到30~120微米。氣泡直徑小,在供氣量相同時,氣泡吸附時的比表面積就大,氣泡上浮速度減慢,與吸附質點的接觸時間增加,可以提高上浮效果。因此,溶氣上浮法獲得廣泛應用。
電解上浮法
利用電能在含油廢水中的電解氧化還原效應,以及由此在電極上產生的微小氣泡的上浮作用來凈化含油廢水。如采用可溶性陽極材料,還可以同時發生電解混凝作用以凈化廢水。
混凝法
可用鋁鹽或鐵鹽作混凝劑,構筑物可采用加速澄清池,處理效果與上浮法基本相同。 含油廢水處理設施
采用上浮法時,往往也投加混凝劑,以提高凈化效果。
過濾法
常作為上浮法出水的高級處理手段。經過濾法處理的廢水,含油量可降至10毫克/升以下。處理構筑物可采用普通快濾池或壓力濾池。但管理比較困難,需要空氣反沖,熱水反洗。如管理不善,濾料容易堵塞。
生物法
含油量在30毫克/升以下,并含有其他需要生物降解的有害物質時,才考慮使用,一般不只是為了除油。石油煉制廠的含油廢水,經物理法除油后,就具備用生物法處理的條件。
3、處理流程
含(han)(han)油(you)(you)(you)廢(fei)水(shui)的處(chu)(chu)理(li)(li)(li)流程,一(yi)般(ban)是(shi)先經初步(bu)油(you)(you)(you)水(shui)分離(如用(yong)隔油(you)(you)(you)地(di))后,再進(jin)行(xing)第二步(bu)油(you)(you)(you)水(shui)分離(上(shang)(shang)浮或(huo)混(hun)凝)。這種工藝既可(ke)(ke)防止處(chu)(chu)理(li)(li)(li)裝(zhuang)(zhuang)置(zhi)被油(you)(you)(you)品堵(du)塞,又(you)可(ke)(ke)更(geng)好地(di)發(fa)揮各個(ge)裝(zhuang)(zhuang)置(zhi)的除油(you)(you)(you)性能。在(zai)(zai)流程中若在(zai)(zai)用(yong)泵提(ti)升前(qian)先進(jin)行(xing)一(yi)次除油(you)(you)(you),可(ke)(ke)以減少乳化程度(du)。 對于油(you)(you)(you)水(shui)比重差較小(xiao)的廢(fei)水(shui),或(huo)回(hui)用(yong)經過處(chu)(chu)理(li)(li)(li)的水(shui)時(shi),應使(shi)用(yong)過濾(lv)裝(zhuang)(zhuang)置(zhi)。對于粒度(du)大、凝固(gu)點(dian)高的含(han)(han)油(you)(you)(you)廢(fei)水(shui),在(zai)(zai)處(chu)(chu)理(li)(li)(li)裝(zhuang)(zhuang)置(zhi)中應有加熱、保溫設備(bei),在(zai)(zai)處(chu)(chu)理(li)(li)(li)裝(zhuang)(zhuang)置(zhi)的選材上(shang)(shang),要考慮溫度(du)的影響。